38.坐月子是最佳的抗鬱劑?

為什麼國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婦女遠比西方少呢?
有人說,這要歸功於麻油雞酒,其中的酒精成分有效地放鬆了產婦的心情。這雖然是句玩笑話,卻也不無道理。更精確地說,「麻油雞酒」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其實就是對於坐月子的重視;正是國內婦女較西方重視坐月子的關係,才使得產後憂鬱症的發生比例較低,也可以說產後充分的休息與家庭的支持系統,才是最佳的抗鬱劑! 

坐月子起源於二千多年前的禮記 這就要談談坐月子在中國的源起與意義了。根據交獻,最早可以追溯至「禮記‧內則」中;禮記成書於西漢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可見兩千多年前漢人已有坐月子的觀念,也是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。

坐月子可說是以消失(隔離)和重視(補身)引起家中成員的注意,而達到宣告的功能。所宣告的是產婦、嬰兒與這個家庭的聯結,同時也藉著這個不受干擾,不必為外務分心的時機,調整了產婦從人妻到人母的心理狀態,並且奠定了母子關係的基礎。 

本來「儀式」的設計就是要協助個人順利通過人生的轉捩點,比如說結婚典禮、成年禮等。坐月子的設計也是為了協助產婦因生產而產生了身體、家庭、社會等界限範圍的穿越:嬰兒穿出母體而誕生,造成母親身體上的脫序;家庭中有新員加入,以及產婦身分上的改變:從人妻到人母、從外人到家人,造成家庭和社會界限的穿越和脫序。

另一方面,坐月子的儀式設計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。當產婦處於神聖階段,人們就會甘願為她付出;如此一來,產婦即有機會發洩、撫平因遵守正常行為規範而累積的不平情緒,恢復因操持家務而帶來的長期積勞,並由此得到產婦與家人,尤其是婆婆之間關係上的平衡。 

觀察坐月子的情形就好像在上演一齣家庭倫理劇:坐月子的好壞往往與是否有人幫忙、支援成正比,而是否有人幫忙卻與人際關係、財勢及在家庭中的地位有關,這表示人們經由坐月子儀式所宣告的,不僅是新成員的加入,同時也宣告了家庭內部人際關係、地位高低以及彼此互動的情況。儘管如此,我覺得,全家人是否能夠陪同產婦一起渡過產後危機,才是最值得關心的。 生完寶寶之後,吃得好、睡得好雖是最基本的調養方式,但一個更重要的觀念:產後的適應是全方位的,整個過程好比太極圖一樣,強調和諧與陰陽調和。在這些彼此相扣的環節中,我們不僅要關心產婦的健康精神狀態、胎兒是否健全成長,也要顧及家庭與夫妻生活的和諧、性生活的愉快與否,這就是中國人的哲學。坐月子的外顯功能雖是強身,內蘊的卻是均衡和諧的宇宙觀。 

一般情況之下,如果家中有新生兒誕生,眾人的目光不免會過度地落在產婦及小寶寶身上。這些目光之中多少含有價值判斷與社交意味;事實上,真正的焦點應該以一家人的和諧最重要,孩子出生是什麼樣子、是否健康、太太身體好不好,就連產爸的心情怎樣也是需要看護的。所以,完整的坐月子也提供了家人增進感情的機會。 

產婦最擔心的是身材走樣 當然,在坐月子期間,產婦除了飲食調理與休息靜養之外,不論在身心方面都有亟須復原與重建的部份。首先,生產過後最容易產生的煩惱多來自身材的走樣,或是身體直接傳達的不適感:腰酸背痛、擔心容易老化、腹肌鬆弛、下腹突出、乳房下垂、子宮脫垂、膀胱下垂、宣腸下垂、陰道鬆弛、皮膚乾燥粗糙、黑斑、尿失禁等。其次,在產後身體的生理復原方面,則必須注意傷口的復原、惡露是否乾淨(通常在二至三週內),手麻、腳部腫脹的問題(兩者多由於缺乏維他命B1、B12所引起),便秘痔瘡,排尿症狀(例如頻尿),月經的順利回復,子宮復原、脹奶、性生活與避孕、靜脈曲張、會陰部護理、身體浮腫(血液循環差)、水腫、缺氧等狀況。 不過,讀者不必擔心,上述這些情形都可以藉由正確的坐月子指導而獲得最大的改善。如同先前強調的,這段期間反而是改變體質與身材最好的時機。 

坐月子餐推薦品牌“荷風坐月子餐外送服務中心”—提供到府坐月子與坐月子餐外送服務,歡迎您月子餐比較,優質的坐月子餐料理,讓您安心在家坐月子 



 

下面是廣告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f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